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57)
- Oct 20 Tue 2020 13:16
[食之療癒]邪惡好吃的食物-鹽酥雞
- Oct 16 Fri 2020 15:05
我的生活記事-媽媽的一天
以前曾經試著把每天發生的小事情記錄下來,記錄了一陣子,回頭再看這些記錄都覺得很有畫面呢。
因為7月中就開始放暑假了,所以少了接送姐姐上下學的任務,其實時間上來說更彈性了一點。但因為9月開始姐姐上小一,原本在上的英文課開學的課程時間我覺得有點太晚了,課程也與當初的規劃不一樣,所以英文課的部分要重新找過。妹妹也是9月要上幼兒園了,也要採購一些上學的用品,所以最近幾乎就被這些事情佔滿了思緒。
- Oct 14 Wed 2020 12:27
為什麼父母總喜歡貶低自己的小孩?
或許標題的父母該拘限於亞洲父母或是台灣的父母,尤其是上一輩的家長,親戚見面永遠是自己的小孩比較差,還記得小時候每當親戚間開啟了這種無聊的循環,我總是會把耳朵關起來,假裝自己沒聽到。
最近堂哥也在新竹買了新房,同在新竹的我自然前去拜訪,閒聊之餘講起了我很久沒看到叔叔嬸嬸了,於是就趁著父親節前夕,跟堂哥堂妹他們約了一起吃飯,慶祝父親節。
- Oct 12 Mon 2020 15:11
室內景點-桃園軌道願景館
- Oct 08 Thu 2020 10:27
夏天適合帶小孩去的景點-桃園高鐵探索館
姐姐暑假除了本來在上的英文課之外,我並沒有在另外安排其他課程。這是珍貴的時光,等到以後開學,就會有滿滿的校園生活要去體驗了,最後的假期想留給孩子,想去哪就去哪,可以待在家裡跟妹妹好好的玩,也可以在樓下中庭吹泡泡,也可以去附近公園跑跳,或是跟著媽媽採買。這些空白放鬆的時光都會是將來生活中很好的養分。
我也趁著暑假,帶他們去一些平常上課不能去,假日又會很多人的景點。今天是去桃園的高鐵探索館,位置就在桃園高鐵站的旁邊,交通十分方便。來之前要先線上預約,並在門口換證。
- Oct 07 Wed 2020 15:23
夏天適合帶孩子去的景點-嘉義故宮南院
- Oct 06 Tue 2020 14:37
七月瘋媽祖
前陣子台灣宗教界的盛事就是兩大媽祖遶境圓滿落幕,一是台中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,二是苗栗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徒步進香至雲林北港朝天宮。其中因白沙屯媽祖行進路線不明,全憑媽祖旨意而頗負盛名,每年皆有大批信眾跟隨媽祖腳步遶境,場面十分盛大。
圖片來源: 中央通訊社
- Oct 05 Mon 2020 15:34
花蓮的生日之旅-太魯閣晶英酒店
從花蓮回來已經好幾天了,但心還一直留在當地。雖然我們不是第一次去花蓮,但是是第一次帶小孩從新竹開車到花蓮,行程的安排就比較拘限在花蓮的北部,減少拉車的距離。介紹幾個適合帶孩子去的景點或餐廳:
1. 七星潭和柴魚博物館:七星潭風景區位於花蓮縣新城鄉,有一整片美麗的海灘,岸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鵝卵石,孩子們光是撿石頭,或是用石頭堆城堡,就可玩上好一陣子。但建議傍晚時分來,才不會過於炎熱。柴魚博物館則是有一些小型展覽和互動體驗,還有許多的伴手禮可挑選。
- Sep 29 Tue 2020 11:07
姐姐,恭喜畢業!
姐姐,六月底是你的幼兒園的畢業典禮,恭喜妳完成了人生第一個階段,今年九月就是小一新生了,媽媽是既高興又擔心,想當年媽媽念小一的時候,外婆也是一直站在門口東張西望的。國小老師與幼兒園老師不同,不會照顧生活起居,要學會照顧自己,並且認真上課,有考試,有作業,不光只是玩樂而已。媽媽希望妳的小學生涯:
- Sep 28 Mon 2020 15:23
媽媽的難處
當全職媽媽的前幾年,因為剛從有薪階級轉成無薪的「營運總監」,一開始有點不適應,覺得自己跟同學的距離好遠,每個人都事業有成,我卻每日忙的團團轉,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,毫無成就感。
近幾年因為孩子漸漸長大,我也逐漸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學會與自己相處,也提醒自己陪伴孩子的決定不能忘。好多年過去了,總是有一些朋友碰面會對我說:要對自己好一點~或是孩子上學去我要做什麼?
- Sep 25 Fri 2020 14:45
疫情過後的小旅行-宜蘭行 川湯春天溫泉飯店-旗艦館
台灣最近疫情趨緩,逐漸解禁,在還沒對外開放之前,國內各大飯店、旅行社都祭出許多優惠方案,適逢先生生日,就趁周末帶著孩子去宜蘭走走。因為父親是宜蘭人,以前逢年過節都會回去過節,宜蘭特有的風景與悠閒,總會讓人一去再去。
- Sep 24 Thu 2020 10:24
孩子的陪伴能有多久呢?
今天接孩子放學後,早早煮好了晚餐,孩子們也很捧場的快速完食,想說既然有時間就讓她們洗自己的餐碗吧!孩子們一個指令一個動作,非常興奮,像是感覺自己又能做更多事,又長大了一點,紛紛表示明天還要幫忙。
媽媽從孩子生下之後,就不斷的教育自己的小孩獨立,從自己拿奶瓶、自己用餐具吃飯、戒尿布自己上廁所、自己睡覺,現在進階到可以洗碗了。每一段都不容易,媽媽一步步的陪伴,看著孩子越來越獨立自主,等到孩子上了小學,國中,高中,就會一路慢慢地離開家庭,就像羽翼漸豐的小鳥,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,反而不需要媽媽的陪伴了。
- Sep 24 Thu 2020 09:46
學習的極限-帶孩子到世界的初衷
標題看起來很負能量,其實是提醒自己不要成為一個要求完美的媽媽。
小時候媽媽很要求我的字跡,覺得女生的字一定要很美,但不巧的是我又是個左撇子,注音符號常常寫顛倒,所以為了要把我改成用右手寫字,我就在寫了又擦掉寫了又擦掉的循環中度過我的放學時光,也造就了我的大近視。寫字雖然只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要求,但我猶然記得自己努力寫好,自己也覺得很漂亮,很高興的拿給媽媽看,媽媽只是一句: 好醜,擦掉重寫。幾次循環過後,我再也提不起勁拿給媽媽看了。(所以字一直不美麗)
- Sep 22 Tue 2020 13:27
寫作是一種釐清自己的方法
身為地方媽媽,無非是希望能創造一些被動收入,本人從小就很愛寫寫寫,從考試的作文到長大後的書寫,寫作的目的一直在改變。
考試會有個明確的題目給你,根據題目去作發揮,通常在腦中構思個起承轉合,除了寫的四平八穩,拿到高分通常是比別人多了點創意,無論是鋪陳的手法,或是主題的設定,讓老師耳目一新就對了(自己小小的心得啦)
- Sep 22 Tue 2020 10:31
學歷只是門票,要多挖掘學習的熱情
姐姐今年升小一了,作為一個小一新生的家長,心有所感。家長對於小孩的教育總是十分上心,也總會拿過去的自己做對照,先說說自己吧
以前的長輩,總認為努力用功念書,取得好成績比甚麼都重要。作為女兒的我,也總是努力再努力,下課十分鐘也在寫習題,放學再去補習班,每天回到家都已晚上八,九點,日復一日。學生的我覺得只要念好書前面就會有條康莊大道等著我,親戚間也總是以這次考試又全班第幾名,高中考到哪間女中,考到甚麼大學,考到甚麼研究所來開啟一切的話題,在旁邊默默聽著的我,只覺得如果我沒考好,我沒有考到一個能搬上檯面的學校,是不是就不值一提了?
- Sep 18 Fri 2020 11:35
雲林小遊記-五年千歲公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