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Nov 30 Mon 2020 15:24
準備全家人的晚餐需要多少時間?
- Nov 28 Sat 2020 17:08
一個人孤單?還是兩個人作伴?
單身一個人自由自在比較好? 還是找個人談戀愛比較好呢?
前陣子先生去參加同事的喜酒,那位同事在我們結婚的時候都還沒進先生的公司呢,轉眼間也是完成人生大事了。有的時候很是懷念以前在金山街的日子,一台機車就可以跑透透,想吃炸的辣的都不用顧慮,院線電影想看就走,現在結婚了,生養孩子了,出門總是大包小包,設想好孩子喜歡去的景點,出門吃飯只能點孩子們能吃的,不然就是勤勞點常下廚,電影現在已經進階到陪孩子一起看蠟筆小新電影版了。看看自己身邊還單身的朋友們,有的時候會想,如果我現在還單身,還沒結婚,是不是現在的我就會完全不同呢?
- Nov 26 Thu 2020 10:47
遊記-台中后豐鐵馬道和東豐自行車綠廊
姐妹一直很喜歡全家一起騎腳踏車,覺得騎車兜風很舒服,上個周末便全家來到台中的后豐鐵馬道,準備來趟自行車之旅。
后豐鐵馬道全長約4.5公里,途中最特別的景色是會經過花樑鋼橋和9號隧道,帶孩子一起騎別有趣味。而且沿途風景秀麗,路面平坦,可以好好欣賞沿途的景色。
- Nov 25 Wed 2020 14:56
你今天獨處了嗎?
自己的個性是比較冷調的人,也比較慢熱。一直以來都有點羨慕天生具有群眾魅力的人,人們都會自然而然的圍繞在他們身邊,講話也是談笑風生,不費吹灰之力。一直以來的友誼也都是固定的那幾個朋友在聯絡,朋友雖然重質不重量,但隨著彼此生活圈的改變,也都各自擁有家庭,幾個家庭要取個有交集,且孩子們都沒生病的日子實在太難,也漸漸的疏於聯絡。
因為我住的是社區大樓,自然會認識幾個同樣沒上班的全職媽媽,孩子還沒去上學的時候,幾個孩子們一起在樓下中庭放風,騎車,吹泡泡,媽媽就在一旁話家常。這種獨特的「媽媽情誼」,有時感到療癒,育兒苦悶的心情得到紓壓。但像我這種很需要獨處的人,有時反而很想逃開小圈圈,有時候都對自己孩子感到很不好意思,孩子明明很喜歡跟大家一起玩,卻因為媽媽的孤僻,只能姐妹互相作伴。
- Nov 24 Tue 2020 14:53
什麼是素養?淺談108課綱
台灣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」於103年11月發布,並於108年8月正式上路,因此又稱為「108課綱」。[1]從正式實施以來到現在,已經一年多的時間,從小學到高中,教學活動也有很大幅度的變動。今年姐姐入學小學一年級,也是適用新課綱的第二批學生。
在108課綱資訊網中有提到,108課綱以「成就每一個孩子——適性揚才、終身學習」為願景,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,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。[2]的確以前在學校習得的知識,逐漸與社會脫節,往往學生畢業進入社會企業工作,就算是相關科系,仍有一段陣痛期,必須學習工作上所需的相關技能與知識一段時間,才能真正成為獨當一面的工作者。除了學校傳授的知識過於空泛,流於紙上談兵,主要原因在於以往教育現場,多採單向的傳授課本上的內容,但並未強調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,並帶領孩子在求學過程中,找出自己的興趣和強項。從YulinaHuang 的 還在過別人的人生?你以為的成功,其實只是高於平均值提出,
- Nov 23 Mon 2020 11:23
從沉默螺旋效應看言語霸凌
霸凌指的是帶有惡意、情緒的評論、言語或行為,近年來,校園霸凌逐漸受到重視,讓許多校園問題浮上檯面。但對於網路上的霸凌,卻仍然防不勝防,尤其是公眾人物,許多藝人承受不了網友們的猛烈抨擊,又帶有惡意的言論,最後走上輕生一途,新聞時有耳聞。
兩年前,姐姐剛要進幼兒園念中班,那時候語言治療課還沒結束,對於姐姐第一次要進入團體生活,比起擔心她的不適應,我更擔心她會因為她的口吃被欺負。我也是個菜鳥媽媽,甚麼事情都誠惶誠恐,深怕自己漏掉甚麼細節沒注意到。就在某次提早去接姐姐下課時,我看到老師用同一把梳子在幫班上十幾位女同學綁頭髮,那個當下,我記得我曾經在新聞上有看過2017年台北市的國小生仍有一定的個案數感染頭蝨,當天晚上,我左思右想,仍然覺得每個人攜帶自己的梳子是比較好的作法,但又很怕因此增加老師的負擔,我問了幾個媽媽,也都覺得應該要帶自己的梳子,有人建議我可以到臉書社團上發問,看看其他學校是怎麼作的?
- Nov 18 Wed 2020 15:10
[荼蘼]觀後感-花開花落終有時
來自荼蘼官方臉書
荼蘼(Life Plan A and B)為植劇場的第二部作品,由編劇徐譽庭,監製王小棣以及導演黃天仁共同打造。這部戲在2016年播出,也得到了隔年金鐘獎的提名和入圍。之前和Sunline談戲劇的時候,忽然想到這部戲劇,當時看完很深入人心,因為現實生活中可能時時刻刻在上演類似的情節,每個人生活中會碰上的選擇,以及每個選擇之後走上的道路,戲劇都很精彩的呈現出來。我也是看完這部戲,才開始覺得楊丞琳也是有演技的。
- Nov 17 Tue 2020 14:21
請把握停滯不前的時刻
最近總是有點悶悶的,腦中有許多想法,但還理不出頭緒來。剛好看到有人提問: 家庭主婦如何讓自己有意義?
其實我常常也會有這種焦慮,剛開始我以為是家庭主婦的關係,但後來想想,以前我在某一份庶務性質居多的工作時,我也常常這樣問自己,我的人生有意義嗎? 原因是因為我感覺我自己停滯不前。在這份工作看不見成長,也看不到自己的成長,但我還是在同一個崗位作了三年。
- Nov 16 Mon 2020 15:15
行動支付年代和我常用的信用卡
圖片來源: 癮科技
我也是去年才開始學著使用行動支付,一開始總覺得麻煩和不安,尤其是擔心行動支付的安全性。但用到現在真心覺得行動支付真的太方便了,不管搭配信用卡還是連結帳戶扣款,只要打開手機,打開APP就能付款,還能得到現金回饋,是不是太棒了呢!
- Nov 13 Fri 2020 11:10
融合教育的好與壞
會想寫這個主題,除了自己的孩子曾經接觸過早療,對特殊教育的議題比較關注之外,主要是姐姐之前念的公幼,在今年暑假被新聞爆出老師不當壓制特殊生的案例。發生時間在去年的12月,家長有提出告訴,但全案進入司法程序後並不起訴,或許是家長不服判決,最後才考慮訴諸媒體。
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好震驚,因為事發時間姐姐還在裡面就讀。後來回想起來,某天放學回家姐姐的確有跟我說,主任把那位特殊生壓在地上。當下聽到我的確覺得不太妥當,但後來又覺得可能是姐姐用字不精準,並沒有多想。整個事發經過其實就是兩位孩子在搶玩具,搶輸的特殊生便情緒激動,倒在地上不停哭鬧,手腳亂踢。原本安撫的特教助理員被孩子亂踢的腳踢中臉部後,主任隨即介入,先將玩具移開後,將孩子反轉在地,用膝蓋壓制孩子,時間大約兩分鐘,回家家長幫孩子洗澡才發現背上有挫傷。